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9-6-24 14:16:43]    浏览量:848次

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是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前提,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的实际过程中,要综合

运用科学、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去解决各种问题,建筑工程的造

价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

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造价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其中项

目决策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影响较为显著,根据有关统计

数据可知,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低至百分之

三十,高的可达百分之七十,鉴于此,如果要做好项目造价,就必

须做好项目初期,即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项目控制。

1 . 招标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 1 ) 招标投标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就是编制合理的招标文

件,全面、细致、合理的招标文件不仅能够很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而且也能成为控制中标单位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并且能够避

免出现招标文件只管招标但对中标后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等

情况难以控制的被动局面:一是要编制准确、可靠的工程量清

单。我国现在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所以业主应组织并聘请有

资质和相应能力的造价咨询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

单计价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保证尽可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工

程的实物量减少漏洞;二是要明确对不可竞争费用的要求。在

招投标过程中有些费用是不可竞争费用,所以为了统一口径,在

招标文件中应该明确对不可竞争费用的要求,使各投标单位的

投标报价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这样有利于提高招标质量,在招标

文件中应明确投标所在地的规费标准以及投标所在地的有关工

程质量监督费收取标准等情况,并且在招标文件中该应明确对

各项工程的技术标准;三是要明确对可竞争费用的要求。

( 2 ) 招标文件中应对可竞争费用提出以下要求:一方面投

标人要根据企业定额报价的项目,其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低

于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定额消耗量最低控制线时,应要求附有

其企业定额的分析资料;一方面对投标报价及施工中所使用的

钢筋、水泥、混凝上等主要材料的质量标准虽不指定厂家,但最

好也要明确不低于某种品牌的质量标准;一方面在工程主要材料价格表中,要求投标单位要明确其所报价格的品牌、质量等级

等内容,如果投标单位主要材料单价低于同期市场价格时,就应

要求投标单位提交材料供货单位的书面供应承诺书;一方面要

明确,如果工程量清单的数量有误或由于设计变更而引起工程

量增减调整的幅度范围,使投标单位明确自己应承担的风险,也

更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一方面要明确投标单位投标报价时

是否考虑临时水、电的费用问题;一方面要明确投标单位是否考

虑到了环卫、交通、噪音、扰民、破道修复等不可预见的外界障碍

或自然条件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四是要确定合理的评标办法。

合理的评标办法对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

响,所以不论采取什么办法评标,都一定要保证投标报价的合理

性,在招投标过程中要贯彻“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原则而使

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 . 决策预算控制

( 1 ) 一是要保证项目决策正确。保证项目预算科学性的前

提和基础是必须具备有正确的决策,即如果要对工程造价作出

合理科学的预算,就必须对项目工程作出科学全面的判断,然后

策划出最合适的投资方案,目的就是从预算之初,也就是项目的

源头来控制工程的造价,我们若是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对项目的

认识不够完善导致决策性的错误,就必然会导致项目的选择的

错误,也势必会对以后的项目施工等带来不好的影响,造成人

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有的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由此看来,工程项目决策对工程的影响不容忽视,要保证工程造

价的合理性首先必须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决策内容直接决定

工程造价。工程的造价控制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而作

为项目最开始环节的决策阶段也是项目工程造价的最初阶段,

决策阶段所作出的决策内容直接决定了工程的造价;三是决策

深度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 2 ) 工程的决策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具

备不同的特点和原则,决策深度也会随着阶段性的改变而有所

不同,逐步提高,而且深度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其预算出的投资的精确度也就越高,所得出的工程造价也就越来越精确,预算

和造价的是一先一后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预算决定造价,所以这

么看来,若是要控制造价,最重要的要对预算进行控制,同时要

提高预算的精准度,这就要求提高项目工程决策的深度,提高工

程造价计算和控制的合理科学性,避免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

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3 .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

短,也直接决定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少,所以在这一

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是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关系,

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审查,规范设计概算办法,制订

设计奖惩制度,制订限额设计标准,推进新成果在工程设计中的

应用,我们首先要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体制,在方案评选时将技

术指标与经济指标就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提局经济指标的权

重,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加快推

广设计监理制度,而且还要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

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工作,其次是要尽可

能减少设计变更,对于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

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

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甲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

共同签字方为有效。

4 .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即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的过程,也是

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

过程,业主可建立项目造价控制责任人制度,由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专业人员对项目造价进行控制负责,要严把签证关,严格控

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审核评估相关索赔等,没有项

目造价控制责任人签名的签证不得结算工程款,同时对工程付

款进度进行控制负责,防止工程款超付。

5 . 竣工验收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施

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

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同

样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所以工程结算要按照国

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而且实践证明,通过对

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

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 0 % 左右,有的高达2 0 % ,对控制投入节约

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6 .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运

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来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

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我们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

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

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才能提高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