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移动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内容中,短视频以时长短、流量占用少、话题性强、易聚集用户等优势成为新的增长热点。同时,短视频也以惊人的传播力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提出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上的长视频和微电影等形式之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最具时代感的崭新方式。
在互联网产业和移动互联网视频内容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短视频为内容和媒介的各类平台不断崛起,微视、秒拍等各类视频软件开始进入用户的视野。自2014年起,资本市场更多地将视线转移到短视频领域,互联网企业也在此时有所行动,大量有关短视频领域的应用不断上线。2019年优秀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发展呈现以下新态势。
首先,在用户层面,各类短视频形式倍受各类用户欢迎,各类短视频客户端用户量呈现线性增长。2019年4月,腾讯新闻和企智号联合发布了《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数据,快手拥有接近2.5亿的月活用户,抖音的月活用户约1.3亿。另外,根据2019年4月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发布的 《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2019年,网络直播产业市场规模已近400亿元。同时,短视频产业在2019年也实现了迅猛增长,用户规模已突破4.1亿人,同比增长115%。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达7.88亿。短视频用户已占网民总数的50% 以上。值得关注的是,短视频起步时更多是聚焦于日常生活、青年时尚为主的内容,有时甚至有不健康的内容传播。可见,虽然短视频产业发展快速,但格局、品格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层面,充斥着商业性娱乐化内容,文化内涵不够,甚至出现稍纵即逝的享乐主义现象,乃至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内容表现。
最后,从短视频内容创作方面看,近几年优秀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短视频产业迅猛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国家重视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快速的发展。2019年,快手APP中用户使用个人ID展现了中华汉服之美,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抖音发起“谁说传统文化不抖音”系列活动,陆续推出“谁说京剧不抖音”“我为‘非遗’打call”“我要笑出‘国粹范’”“嗯 ~ 奇妙博物馆”等一系列短视频,旨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更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提升年轻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关注,调动了当代年轻观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启了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
总体上说,相对于电影、电视栏目等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优秀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为当代青年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通过短视频,互联网用户们能获得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一种对接。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当代青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拓了新的模式,是学习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践行载体。